第10講座 解開智能(上)
- montessoriasiatw
- 6月3日
- 讀畢需時 9 分鐘
作者: Maria Montessori
翻譯: 張加勳
1946年 9 月 24 日
在上一講座中,我闡述了一些幫助孩子從環境中獲得清晰印象的方法。我談到了心理學的觀察方法。對人類而言,同一性比差異性更明顯。例如,一個雙胞胎很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對比也能吸引人們的注意力。 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展示教具時,皆從對比強烈開始。一旦注意力集中,興趣被經驗所激發,我們就可以幫助孩子透過層次來達到觀察和智力的精煉。這種層次允許個體覺察細微的不同。
如果能測量出層次,如每個不同物體之間的距離是相似的,則觀察將變得有條理、科學、清晰和有建設性,而意識的清晰度也會更高。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感官的孤立。我們說是有關於質的孤立;孤立的感覺是一個不同的問題。如果一個感官被孤立了,它的感知能力似乎會增強。感知的可能性更為深刻。這是有意識的心智集中於這種感覺上。有意識的心智通過各種感官的門戶不斷地接收印象。當你在聽別人說話的時候,突然看到一些有趣的東⻄,你的注意力就會轉移。耳朵也許能聽見,但有意識的心智不會接收到深刻的印象。在音樂會上,因為擔心打擾了大家的注意力,燈光的亮度會被調低,人們被要求保持安靜,沒有人可以再進入大廳。你會發現,如果你閉上眼睛,你可能更容易聽到模糊的聲音。
我們注意到所有這些事實,以便幫助孩子們獲得清楚的印象。如果一種感官失效了,其他的感官似乎變得敏銳了。盲人通過觸覺和立體覺而接受訓練。大自然 賦予了我們巨大的潛力。這種潛力尚未充分開發;它的發展程度足以讓我們生活和理解我們周圍的世界。
如果缺少一種感官,個人的興趣就集中在其餘的感官上,通過使用這些感官,個人幾乎可以達到同樣的感知程度:有時甚至可以超越這種程度。我的一個朋友耳聾了,我們一起走過我們房子上方的山丘,那時我們的房子還不完整。木匠們正在幹活。我們隨身帶著功能強大的雙筒望遠鏡,以便能俯瞰房子。我的朋友把它們看了看後,非常生氣。經過詢問,他告訴我那個木匠得罪了他的母親。他知道,因為從遠處看,他能讀懂木匠的唇語,因此也能聽懂他們的談話。
因此,我們可以認為,感官的孤立有助於清晰地接收印象。如果我們想幫助孩子們,我們必須幫助他們完成一些他們自己無法完成的事情,比如顏色理論,或者熱力學的三個定律。你無法用言語來解釋所有這些事實。然而,你可以為經驗鋪平道路,通過這些經驗,你的潛意識會被這些事實所浸透。他們會有意識地認識到這些差異,因此他們會通過與自己的經驗進行比較來欣賞這些差異等等。他們將能夠自己學習一些東⻄,而這些東⻄是我們不能僅靠語言來傳達的。
我們給出了一個抽象概念。他們通過使用教具來理解 這個抽象的概念。我們稱這種機制為具體化的抽象(materialized abstraction)。 讓我們談談我們能提供的實際幫助。透過眼睛,我們可以看到顏色、大小和形狀的印象:
帶插座圓柱體
圓柱體給人一種形狀印象。實體在三維空間中是不同的。如果在一系列物件中的兩個維度是相同的,那麼不同的維度就會凸顯出來。它是孤立的。帶插座圓柱體組的不同之處在於:一個維度,兩個維度,三個維度。
一組的集合可能在三個維度上有所不同,但差異並不協調(in harmony.)。或者差異是這樣的,它們互相補充,在這種情況下,這是一個和諧的差異。
若我將一件事告訴他,像告訴你們一樣,使小孩子理解,是不容易的。一個孩子對這樣的解說是不感興趣的。在兩歲半的時候,孩子們渴望沿著某種線而獲得運動經驗;當他們一歲半或兩歲的時候,他們也同樣很渴望。但你必須依層次導入。學習辨識是相同性的是一項簡單而有吸引力的任務。這種一致性是由圓洞的大小與適合圓洞的圓柱體大小之間的對應關係來表示的。你非常容易就能認出這兩個強烈的對比。對比是最容易覺察的。要在相似的物體之間辨別差異需要很大的眼力。這些差異是在帶插座圓柱體中是精確測量的。第一個和第二個之間的區別類似於第二個和第三個之間的區別。圓柱的直徑是1公分,1.5公分,2公分,等等,所以漸變的單位是0.5公分。這是一個有組織的層次。這是一個有序的、有條理的、有度量的層次。圓柱體之間的對應關係表明了一致性。
如果你有三組在一維、二維或三個維度上不同的對象,你會發現那些在三個維度上變化不同的物件有更大的差異,因此這些差異更容易被覺察。
從邏輯的⻆度來看,您應該首先介紹一組三維尺寸各不相同的帶插座圓柱體。然而,我們這樣做不是出於心理上的原因。如果你給一個孩子一個在三個維度上都不同的(圓柱體)集合,你會發現他可以把一個圓柱體放入錯誤的圓洞中,隨後將無法再次把它取出來。由於操作難度大,以致使他把底座倒轉或敲擊木塊等,意圖從中移走圓柱體。這種活動會導致建設性益處的喪失。
因此,最好先給他一個在二維中存在差異的帶插座圓柱體。 由於該組中的所有圓柱體都有相同的高度,因此即使圓柱體放錯位置,小握把也始終易於握持。這將使孩子能夠自我訂正(correct himself)。
透過眼睛來保持著專注力,眼睛能觀察到差異。可能會有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動作,但是有了這些精確的工具,孩子的心智被迫保持專注。當使用教具(apparatus)工作時,透過對錯誤的控制(control of error),孩子的心智被教具控制住了。如果他應放回原位的圓柱體不正確,剩下一個沒有圓洞的圓柱體,他就會想為什麼還剩下一個圓柱體。是什麼原因呢?儘管他不像我們那樣推理,但他透過自己的行動在潛意識中意識到這一點。然後他的智力和他的眼睛開始覺察(perceive)。
示範:
老師不能做任何解釋。老師把底座上所有的圓柱體都拿出來,這些圓柱體是二維度尺寸的差異。在展示任何教具的部件之前,老師應該把桌子上其他的東⻄都清理乾淨。這樣能促使秩序產生,並將注意力集中在手上的活動。
把圓柱體一一取出。用兩根手指和拇指。取出時將其混合:改變它們原始的位置——或者在它們全部拿出來之後把它們混合在一起。開始把所有圓柱體放回原處。拿最大。尋找第二大的。比較大小; 拿起一個,目測,放回與其相一致的原處。孩子們很可能會想要幫忙-但拒絕,讓老師來完成-你需提高他們對教具的興致。然後讓他們去做吧。如果他不能正確地握住把手,請指正他。然後讓孩子重複練習20或30次。我聽說,在某些情況下,孩子們甚至會重複200遍。它可能發生在今天、下周或下個月。他只有兩歲。給他時間,他將通過觀察來重複觀測,然後以他看到的完全相同的方式握著住圓柱體重複觀察。這些差異被他的潛意識吸收了。
一旦他獲得了觀察和辨別的力量,指導員就可以給其他組。你可以展示這兩組中的任何一套,但不要在同一天展示。你很可能什麼都不用教他。他會看到其他孩子使用這個教具。無論如何,你所要做的就是給他一組;他已經知道如何握住小把手,並熟練取出、混合和配對的步驟。他以什麼順序開始工作並不重要。
然後給予:
兩組的組合;
三組的組合;
所有組一起的組合。
這個工作教具用於成人,可作為對某些個別差異的心理測驗。有些人會心慌意亂,而有些人會有條不紊。有的先把最大的圓柱體全部放回原處,然後再把最小的圓柱體全部放回去;其他人則隨意地工作。然而,對於孩子們來說,這不是智力測試。
直接目的:視覺辨別大小。
間接目的:為握筆書寫做準備。
錯誤控制:在教具本身中(如果你操作有誤,則該組教具會自動顯示該錯誤)。
年齡:2歲半到3歲。當然,孩子們在五、六歲的時候也可以這樣做,但事實是練習的建設性價值隨後會喪失。
粉紅塔、棕色梯、紅棒
這些教具的目的是相同的:幫助視覺辨別尺寸或維度。這些教具的顏色各不相同,而且吸引人,但它們之間的差異是突顯的部分。
長棒:在一個維度上不同
棕色梯:在兩個維度上不同
粉紅塔:在三個維度上不同。
你先展示哪一件教具並不重要,但孩子們在開始工作前必須已經具備了一種精確感。如果孩子們能分辨出圓柱體的差異,例如0.5公分的差異,則木棒之間的十公分差異一定是很極為明顯的。你不必等到他完成了所有的圓柱體操作後才給他展示紅棒。他可以在看到其他孩子使用它們之後,自發地使用這些教具。但是老師必須堅持讓孩子們不要直接拿別人的教具。必須始終由每個使用教具的孩子將其歸位,然後再由下一個孩子從櫥櫃中拿出來操作。
當孩子正常化之後,孩子會變得順從且接受你說的話。如果孩子們沒有這種自然的接受傾向,他們將無法成長。他們接受;他們稱這些為紅棒,只是因為我們這樣做-它們真的可以被稱為其他名稱。如果他們不接受你說的話,如果他們抗拒,那是因為他們在與成年人交戰。因此,我們說,在他們藉由日常生活練習變成為正常化(normalized)之前,不要做這個練習,因為他必須要很精確地完成,正常化必須先到來;日常生生活練習將心智帶回到常態。
紅棒
把它們展示給孩子。他將在地板上做這個練習-因桌子太小了。將木棒放在與之色彩對比強烈的地毯上(不要嘗試色彩的藝術協調的地毯:木棒必須突顯)。把所有的棒子混合起來。
現在,一個大約30歲的人向我展示了這些木棒的兩端可以用一隻手搬運。不要這樣做。你要小心地使用此教具的方式,因為你會發現孩子們僅僅因為欣賞你而模仿你的特點之處。這是一個欽佩。自然不要做作。如果孩子有缺陷或非常不擅長,則只給他們三到四根對比強烈的紅棒,比如兩根極端明確差異的紅棒和兩根中等程度差異的紅棒。當他們掌握了再增加數量。
如果你先拿最短的那根木棒,孩子們是很難操作,所以就拿最長的那根紅棒。把它放到一邊,擇第二個最長的,把它放置第一個的旁邊。要看到這兩根木棒的一端是對齊的。這樣,它們之間的差異就會凸顯出來,所以須使兩根木棒互相精確地緊靠在一起。運用你的手指沿著紅棒最末端讓它們緊靠在一起。接著取出次長的紅棒,以此類推。如果你每次都用手指從紅棒的頂部滑動到底部,你就會對每根棒的長度產生一個深刻的肌肉印象(muscular impression)。這種肌肉知覺 (muscular sense)對孩子們非常重要。如果孩子犯了一個錯誤,你可以不做任何事,很肯定的他一定能看到差異,假如孩子有缺陷,你可以運用孩子的運動知覺引起孩子的注意發現錯誤。讓他去觸摸紅棒的尾端,他將確信注意到這個錯誤。
教具可以被用來教導有缺陷的孩子明確的事物。當給予正常兒童時,它將伴隨智性的觀察提供一個機會給運動。
棕色梯
混合的四角柱
為了清楚,它們必須放置得非常精確,還有另一個原因,我將在後面解釋。用一隻手拿起最大的四角柱之後,然後拿起另一個四角柱,確保它們並排放置。注意,強調四角柱必須放置在同一水平面。你的興趣點,嚴肅和專心會讓孩子意識到這是很重要的。四角柱之間的不同是二維的,所以要握住,使得整個手掌都會獲得粗的肌肉印象。
直接目的:視覺識別維度。
間接目的:進行肌肉的握力訓練。數學心智的預備。
雖然可能有孩子用一隻手抓不住的四角柱, 也要示範如何抓牢,即使他可 以用兩隻手。
錯誤控制:四角柱的排列不協調。如果犯了錯誤,能做什麼呢?如果孩子理解他必須做什麼,這意味著他沒有看到差異。孩子們經常在兩個最大的四角柱之間出錯。兩個最小值之間的對比度比兩個最大值之間的對比度大,例如4:1和100:81。讓他們再試一次。經驗將幫助他們獲得敏銳的知覺。不要指出他們錯了等等,因為這只會使他們不確定自己的能力。對於有缺陷的兒童,你可以通過用手指“爬”樓梯來顯示這一點。這是一個總是向上的動作。
粉紅塔
你看這個細小立方體-觀看它-因為它對孩子們是一個極大的誘惑,並且它確實會消失。用一隻手拿著這個大立方體。立方體之間的差異是三維的。當你取下一個立方塊時,請強調放置方塊時所需要的精確程度,否則,孩子們將不會像他們應該做的那樣經常重複這個練習。從上方握住立方體-肘部離身體遠一點-把立方體精確地放在上一個立方體的中央。放置它,然後不要再調整它。孩子可能會犯錯誤。你當然不能期望他們在一天內變得完美。當你精確地放置這些立方體時,你會發現手開始顫抖,尤其是當你放置最小的立方體時。重量不足以指導您。只有你的意
志和你的肌肉控制才能幫助你。
直接目的:視覺識別。
間接目的:主動的肌肉訓練。手的準備和數學心智的預備。
年齡:2歲半到3歲。
控制錯誤:孩子的眼睛,能看到和諧(harmony)的結構。
孩子建好之後,他通常會把它拆下來重新開始。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