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蒙特梭利教育的十二大迷思

出處: 美國蒙特梭利學會(AMS)

親子工作日: 照片由丘尼兒幼兒園提供
親子工作日: 照片由丘尼兒幼兒園提供

雖然蒙特梭利教學法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仍然常被誤解。美國蒙特梭利協會希望能澄清這些迷思,並讓更多人理解蒙特梭利方法的獨特價值。

迷思一:「蒙特梭利就是一個混亂、毫無規則、老師不干預的自由環境。」

從外表看,蒙特梭利教室可能顯得混亂,但實際上,它是一個精心準備的環境,內含經過設計並依孩子需求擺放的特定教材。

蒙特梭利教師在培訓中接受了專業指導,學習如何設計環境並規劃課程。孩子在這樣的空間中可以自由選擇工作內容,但仍在教師的觀察、指引以及共同建立的班級規範下活動。

這種「自由中的秩序」能激發孩子的自主學習動力,並培養專注與獨立性。若孩子行為偏差,老師或同儕會進行引導與重定向,使他們在界限中練習自律,而非透過懲罰。

迷思二:「蒙特梭利很嚴格、過度制式化。」

有些人認為蒙特梭利缺乏結構,但另一些人卻覺得它過於僵化。

事實上,蒙特梭利教室有其內在秩序。老師會用精準的方式示範教材,但學生可自由決定每天要與誰、在哪裡、什麼時間進行學習。教師透過觀察和紀錄,確保孩子能持續練習與掌握技能。

核心精神是「追隨孩子」,根據個別需求提供學習機會。

迷思三:「蒙特梭利不重視學科學習。」

許多人初看蒙特梭利教室,以為孩子沒在學習學科知識。事實上,蒙特梭利非常重視閱讀、寫作、數學與科學,只是透過操作具體教具和真實應用,讓學習更有意義。

研究甚至顯示,蒙特梭利教育能帶來比傳統教育更好的學業表現。

迷思四:「蒙特梭利沒有為孩子準備真實世界。」

蒙特梭利的核心就是「為生活做準備」,而不只是為了上學。

混齡編班讓孩子學習與不同年齡、文化和背景的人互動,更貼近真實社會。蒙特梭利教育所培養的獨立性、批判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正是進入真實世界的重要基礎。

迷思五:「蒙特梭利是菁英、昂貴的教育。」

雖然部分私立蒙特梭利學校學費較高,但蒙特梭利教育最初誕生於羅馬的貧困社區,為弱勢家庭提供全日制照護。

如今,蒙特梭利已在公立、特許學校、私校及在家教育中廣泛實施。全球近 600 所公立學校提供蒙特梭利課程,許多學校還設有獎學金與補助,使不同階層的家庭皆可負擔。

AMS 及其成員學校也積極推動反偏見、反種族歧視及多元共融,讓蒙特梭利成為更具包容性的教育方式。

迷思六:「蒙特梭利是一種宗教教育。」

雖然部分私立學校會加入宗教教育,且蒙特梭利本人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但蒙特梭利本身不是宗教。它是一套以科學觀察與實證為基礎的教育方法,歡迎各種宗教與文化背景的家庭。

迷思七:「蒙特梭利學生無法適應傳統學校。」

從蒙特梭利轉到傳統學校的確是轉變,但孩子在蒙特梭利中獲得的不僅是學術基礎,還有獨立、自律、專注、社交技巧與學習熱情,這些都能幫助他們適應任何教育體系及未來人生。

迷思八:「蒙特梭利只適合學齡前兒童。」

蒙特梭利方法涵蓋從出生到 18 歲的教育。她在《從兒童到青少年》中探討 7–12 歲兒童與青少年的需求,並提出「大地之子(Erdkinder)」構想:讓青少年在農場中自主管理,實現經濟與社會獨立。

現今,城市中的青少年蒙特梭利學校則常設計如咖啡店等小型事業,讓孩子實踐經濟與社會責任。

迷思九:「蒙特梭利只強調個別學習,缺乏社交互動。」

蒙特梭利同時重視個別需求與社交發展。

3–6 歲的孩子常把工作當作遊戲,並享受投入其中;而小學階段的孩子正處於社交敏感期,會自然而然地渴望與同儕合作。

此外,藝術、音樂與戲劇活動也常被融入課程,提供孩子豐富的合作與創意展現機會。

迷思十:「蒙特梭利壓抑孩子的創造力。」

有人誤以為蒙特梭利反對幻想,但蒙特梭利強調想像力是高階心智能力的表現。

她觀察到 6 歲以下的孩子渴望探索真實世界,因此鼓勵提供真實經驗(如切水果),而不是虛構的替代物(如塑膠玩具食物)。這樣的真實經驗加上自由探索,反而能激發創造力。

藝術與音樂更是蒙特梭利課程的重要部分。研究顯示,接受蒙特梭利教育的孩子在創造力表現上甚至高於同齡群體。

迷思十一:「蒙特梭利不適合所有孩子。」

蒙特梭利環境是為所有孩子設計的。雖然她最初的教育對象是身心障礙兒童,但這套方法能幫助所有孩子發揮潛能。

有人以為蒙特梭利只適合天賦異稟或學習有差異的孩子,但實際上,它幫助每個孩子發現並發展其獨特的天賦。

迷思十二:「蒙特梭利不是科學依據。」

蒙特梭利方法源自醫師兼教育家的瑪利亞·蒙特梭利的觀察與實驗。隨著時間推移,研究不斷證實這套方法的有效性。

心理學家 Angeline S. Lillard 在《蒙特梭利:天才背後的科學》中指出,現代科學研究強而有力地支持了蒙特梭利的教育洞察。

結語

蒙特梭利方法是一套經過多年觀察、實踐與發展而成的完整教育哲學。澄清這些迷思,有助於更多人理解並欣賞蒙特梭利教育的價值與美妙之處。


留言


© 2023 by Montessori Asia Conference Taiwa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