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All Posts


網形文化—臺灣最早的史前文化
根據國立成功大學考古研究所所長 劉益昌教授 的研究,苗栗縣頭屋鄉新開村的「 網形遺址 」是目前所知 臺灣最早的史前文化之一 ,年代距今約 8,250–7,000 年前 ,屬於 舊石器時代晚期至新石器時代過渡期 的重要文化。 一、發現背景:鯉魚潭水庫考古救援 民國 73 年(西元 1984 年)因鯉魚潭水庫工程,展開大規模考古調查,在: 新開村網形 伯公壠 包當 以及鄰近地區 共發現 12 處史前遺址 。 其中: 網形遺址年代最古老,文化層最深。 二、網形文化的年代與重要性 依放射性碳測年,年代約為: 距今 8,250 年 至 7,000 年前 是目前已知 臺灣西部最古老的文化遺址 學界認為 可能與臺灣原住民族起源有關 因此,「網形文化」在臺灣史前史中地位極為重要,被視為具“起源性”的早期文化。 三、生活方式:農、獵、漁兼具,可能已有遠距交易 從出土遺物分析可知: 農業 :已有最初步的栽培與採集行為 狩獵 :大量刮削工具與砍器顯示狩獵重要性 漁撈 :接近河川地形,可能利用溪流捕魚 遠距交易(推測) :某些石材來源不在當地,顯示可能已有交換行為.
montessoriasiatw
2天前讀畢需時 2 分鐘


美國蒙特梭利學會(AMS)校友、金州勇士球星 史蒂芬·柯瑞(Stephen Curry)
美國蒙特梭利學會(AMS)校友、金州勇士球星 史蒂芬·柯瑞(Stephen Curry) 「蒙特梭利教育在我年幼時給了我極大的自信。它幫助我認識自己的長處,也讓我在成長過程中學會改進自己的弱點。對任何孩子而言,能有這樣的學習經驗,都能帶來一種深層的自信——相信自己能夠達成任何目標。我真心相信,蒙特梭利教育塑造了今天的我。」
montessoriasiatw
10月20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瑪麗亞・蒙特梭利——這位天才的幼兒教育改革家——回到了她的祖國。她親自講述了自己流亡的歲月:
瑪麗亞・蒙特梭利——這位天才的幼兒教育改革家——回到了她的祖國。她親自講述了自己流亡的歲月: 「自從1934年起,我就離開了義大利——那一年,所有採用我教學法的學校都被關閉。 我留在歐洲直到1939年,之後前往印度。 我在那裡待了七年,其中有五年被當作義大利敵人而被軟禁。 我雖然不能四處旅行,但來自印度各地的人們都主動來找我。 就這樣,我得以培訓了大約1500位教師。」 您會在義大利停留多久? 「我這次是受義大利政府邀請,停留兩個月。 我相信這次回國的目的是為了讓我的教學法重新回到學校, 並將我的理念應用於新的教育體系之中。 接下來我還會再回印度待上幾個月,然後——如果上帝允許——我將回到歐洲。」 如果孩子們知道蒙特梭利是誰,這份致敬將化為全民的擁戴。 她的方法是一種心靈與思想的解放教育。 對那雙剛展開的小小翅膀,這位女性賦予了嘗試飛翔的勇氣與責任。
montessoriasiatw
10月19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瑪麗亞·蒙特梭利的宇宙故事與當代科學(第二部分)
Maria Montessori’s Cosmic Stories and Contemporary Science 作者: Gerard Leonard 校對:Johnson 一、探索宇宙的「鑰匙」 在蒙特梭利的宇宙教育中,孩子們會接觸到代表四種基礎元素的模型—— 氫(H) 、 氧(O) 、 氮(N) 、 碳(C) 。這些模型以經典的原子圖像呈現,每個原子擁有一至四條「手臂」,象徵它們的 化合能力 (valences),用來幫助孩子理解原子如何與其他原子結合,形成分子。 蒙特梭利觀察到,孩子在探索 元素如何彼此結合 的過程中,會被深深吸引,學習興趣因此被激發。她稱這四個元素為**「通往宇宙的鑰匙」**,因為它們決定了生命與物質的基本結構。 二、從四元素到六元素 蒙特梭利選擇的四種元素非常具有代表性: 它們是 有機分子 的核心 也在許多 無機分子 中扮演關鍵角色 牽動地球上生命的形成與維持 隨著科學的進展,當代**生物地球化學(biogeochemistry)**研究又新增了兩種重要元素: 磷(P)與硫(S) 。 如今,我們知道生命主要由六種
montessoriasiatw
10月1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下龍灣的地形(Topography of Hạ Long Bay)
一、地質形成(Geological Formation) 下龍灣 位於 越南廣寧省(Quảng Ninh Province)東北部, 是 北部灣(Gulf of Tonkin) 西岸的一部分。 總面積約 1,553 平方公里,其中海灣內有 1,900 多座大小石灰岩島嶼。 地質年齡約 3億至5億年,經歷了多次地殼抬升、沉降與海水侵蝕。 此區原為古代石灰岩高原,隨著構造運動與長期風化、侵蝕, 形成了今日壯觀的 喀斯特(karst)地貌。 下龍灣是「石灰岩高原沉入海中的喀斯特地形」,被稱為 “沉沒的石灰岩奇景”。 二、地貌特徵(Geomorphological Features) 喀斯特島嶼(Karst Islands) 島嶼多呈 圓錐形、柱狀或塔狀(cone, pillar, tower forms),島體高低錯落,外形奇特。 島上多有石洞與鐘乳石,如: • 天宮洞(Thiên Cung Cave) • 木頭洞(Đầu Gỗ Cave) • 驚訝洞(Sung Sốt Cave) 島嶼之間分佈著許多內灣與潟湖(lagoon)。 海浪侵蝕與雨水溶解作
montessoriasiatw
10月1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2025 Montessori Asia in Vietnam 蒙特梭利亞洲年會
在蒙特梭利的宇宙教育裡,我們帶領孩子出去探索才能找到自己的位子,知到往哪裡去,在台灣前輩過往今來的引領和耕耘下,台灣能站上國際舞台,在越南大會的安排下,每位來自台灣的講者站上主場Room1 的講台。 從加勳老師開場,帶領孩子發現宇宙的規律和數學之美,接著澤倫老師帶領大家徜徉...
montessoriasiatw
10月10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2025 Montessori Asia 亞洲蒙特梭利大會,講者: 張加勳
主題: Lighting the Way Beyond the Montessori Classroom: Transforming Math Learning and Cultural Practice 讓蒙特梭利點亮傳統教室的數學學習與文化轉化之路 摘要:...
montessoriasiatw
9月2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Famous Montessori Personalities著名蒙特梭利人物
Below is a list of many familiar people who were Montessori educated:以下是一些曾接受蒙特梭利教育的知名人士: Sergey Brin & Larry Page, founders of...
montessoriasiatw
9月27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蒙特梭利、科技與教育的目的
刊於《Montessori Life》2024 冬季號 作者: Patrick Frierson 當我第一個孩子出生時,我偶然接觸到蒙特梭利。我收到了一本寶拉·波克·李拉德(Paula Polk Lillard)所著的《從起點開始的蒙特梭利》( Montessori...
montessoriasiatw
9月27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蒙特梭利教育的十二大迷思
出處: 美國蒙特梭利學會(AMS) 親子工作日: 照片由丘尼兒幼兒園提供 雖然蒙特梭利教學法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仍然常被誤解。美國蒙特梭利協會希望能澄清這些迷思,並讓更多人理解蒙特梭利方法的獨特價值。 迷思一:「蒙特梭利就是一個混亂、毫無規則、老師不干預的自由環境。」...
montessoriasiatw
9月21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Chiaravalle基亞拉瓦萊:對瑪利亞·蒙特梭利道路的隱形影響
Montessori Life 2020 Summer 作者:Francesco Mandolini 一個多世紀以來,「瑪利亞·蒙特梭利」這個名字一直與她所創立的教育方法緊密相連。雖然歷史學家和傳記作者大多聚焦於她在教育領域的貢獻,但我們也知道,蒙特梭利博士在她的一生中,遠...
montessoriasiatw
9月21日讀畢需時 9 分鐘


「我們被深深吸引」:瑪麗亞·蒙特梭利學生的訪談
作者:Phyllis Povell, PhD 義大利文翻譯:Fiorentina Russo 1950 年夏天,青少年 Elvira Businelli 與 Delfina Tomassini 前往義大利佩魯賈的「義大利外國人大學」參加由 瑪麗亞·蒙特梭利...
montessoriasiatw
9月20日讀畢需時 9 分鐘


2025 Montessori Asia 亞洲蒙特梭利大會,講者: 黃凱祥
主題: 蒙特梭利節慶文化教育的實踐 Montessori Cultural Education through World Festivals 中文簡介: 透過世界節慶課程,展現蒙特梭利文化教育核心,深化多元理解與尊重,培養孩子全球意識與自我認同,並檢視實務挑戰與歷程。...
montessoriasiatw
9月1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2025 Montessori Asia 亞洲蒙特梭利大會,講者: 邱韻凌 Margaret
主題: 文化與風格融入蒙特梭利環境美學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style in Montessori environment Aeshtic 中文簡介: 1.學齢前是感官能量儲存空間關𨫡階段、如何藉由環境美學引導孩子創意啓萌。...
montessoriasiatw
9月9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2025 Montessori Asia 亞洲蒙特梭利大會,講者: 劉冷琴
講題: Stars in the classroom: Talking about practicing Montessori inclusive education 教室中的明星 談實踐蒙特梭利融合教育 中文簡介: 了解蒙特梭利融合教育的理念與方法,探索其在教室中的實際應...
montessoriasiatw
9月8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瑪麗亞·蒙特梭利的宇宙故事與當代科學
作者:Gerard Leonard 校對:Johnson 前言 Gerard Leonard 是一位 AMI(國際蒙特梭利協會)培訓師,目前於美國康乃狄克州哈特福德的 蒙特梭利東北培訓中心 (Montessori Training Center Northeast)培訓小學階段教師。他擁有超過 30 年幼兒、小學與青少年蒙特梭利教學經驗,並為美國與墨西哥的小學專案提供顧問服務。 他曾在以下機構發表主題演講並主持工作坊: NAMTA (北美蒙特梭利教師協會) AMI-USA (AMI 美國隸屬協會) Maria Montessori Institute (英國倫敦) Montessori Aotearoa New Zealand (MANZ) 此外,他與 David Kahn 共同策劃了 2013 年於美國波特蘭舉辦的 國際蒙特梭利大會 展覽 《由自然引導》(Guided by Nature) ,以及 NAMTA 百年紀念展覽 《蒙特梭利之旅:1907–2007》 。 一、宇宙教育的起源 瑪麗亞·蒙特梭利博士設計了 宇宙教育(Cosmic Ed
montessoriasiatw
9月7日讀畢需時 8 分鐘


2025 Montessori Asia 亞洲蒙特梭利大會,講者: 霍詠珊
講題: Teacher training for teachers of different stages不同階段的教師培訓 By exploring the growth processes of Montessori teachers, and sharing...
montessoriasiatw
9月6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2025 Montessori Asia 亞洲蒙特梭利大會,講者: 蕭澤倫
講題: Exploring the Beauty of Taiwan Indigenous Culture through the Montessori Method探索台灣原住民文化之美:蒙特梭利方法的應用 Applying Montessori principles,...
montessoriasiatw
9月6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美國蒙特梭利學會(AMS)2010年「典範人物獎」: Judi Bauerlein
AMS 2010 Living Legacy: Judi Bauerlein 茱蒂·鮑爾萊恩(Judi Bauerlein)以家長、祖母以及教育者的多重身份,長期投身蒙特梭利教育,並在 3–6 歲、6–9 歲及 9–12 歲的教室中任教。自 1974...
montessoriasiatw
9月6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美國蒙特梭利學會(AMS)2021 年「典範人物獎」:William “Biff” Maier
AMS 2021 Living Legacy: Biff Maier 自從二十世紀中後期蒙特梭利教育運動在美國重新興起以來,開拓者們幫助這項教育在美國找到立足點,而 William “Biff” Maier 也在其中,一直以行動實踐「蒙特梭利使命」的精神。他與許多關鍵人物...
montessoriasiatw
9月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