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All Posts


兒童生活的一項調查-三
作者:Maria Montessori 翻譯校正:Johnson 當時一項需要科學介入的重大問題,是嬰兒死亡率之驚人。 在今日看來,這個事實確實令人難以置信:在嬰兒疾病最為猖獗的時期,人們關心的並不是嬰兒的死亡率,而是鼻子的形狀或腿是否筆直,而真正關係到生與死的問題卻未受到...
montessoriasiatw
7月3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第一章 理論的體系 二
作者:松浦公紀 翻譯校正:張加勳 與運動能力密切相關的有節奏、方向性與追蹤能力。 節奏是在身體活動中所需的規律性運動模式。穩定而重複的動作所產生的肌肉感覺,有助於節奏的發展。 從排列好的「粉紅塔」中選出最大的立方體,放置在地毯的中央。接著從剩下的立方體中選出最大的,堆疊在第...
montessoriasiatw
6月18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第一章 理論的體系 一
作者:松浦公紀 翻譯校正:張加勳 對於蒙特梭利感官教具的使用,人們似乎賦予了它一種可疑而神聖的特質,同時也產生了某些禁忌。在蒙特梭利教師培訓課程中,這些教具的使用方式常被以儀式般、咒語式的方式傳授,這導致了教師們對教具的使用變得侷限、封閉,也讓許多蒙特梭利教師長期懷抱著一種...
montessoriasiatw
6月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感受・覺醒・成長-前言
蒙特梭利「感官」教育的嶄新實踐 馬琳・巴隆(Marline Barron) 松浦公紀(Kimitoshi Matsuura) 翻譯校正:張加勳、張可欣 芒種,從新開實驗蒙特梭利小學回家的路上,雨過天晴,天空掛著三道彩虹,撥了一通電話給我的Captain,松浦老師,獲得了他的...
montessoriasiatw
6月5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兒童生活的一項調查(二)
作者:Maria Montessori 翻譯校正:Johnson 大膽地,母親將孩子的進展歸功於她的教導。當孩子的動作幾乎已經建立起來——儘管尚未達到平衡,也還無法因此站立——母親們便利用某些「裝置」來支撐嬰兒的身體,讓孩子能在她們的陪同下在地上「行走」;或者,當她們沒有時...
montessoriasiatw
6月4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兒童生活的一項調查(一)
作者:Maria Montessori 翻譯校正:Johnson 支配兒童心理健康的一般法則,與其身體健康的法則是相互對應的。——許多曾請求我將教育方法延伸至七歲以上兒童的人,對此是否可行表示懷疑。 他們提出的困難主要屬於道德層面。...
montessoriasiatw
6月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第10講座 解開智能(下)
作者: Maria Montessori 翻譯: 張加勳 間接預備 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在另一個場合談到這一點,當時我說,是為下一步預備智能器官和智能本身的自然和成長的方式。這是間接的。每一次行動都有一個興趣的動機。透過它,器官為將來的事情做好了預備。正是此時此刻的自...
montessoriasiatw
6月3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第10講座 解開智能(上)
作者: Maria Montessori 翻譯: 張加勳 1946年 9 月 24 日 在上一講座中,我闡述了一些幫助孩子從環境中獲得清晰印象的方法。我談到了心理學的觀察方法。對人類而言,同一性比差異性更明顯。例如,一個雙胞胎很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對比也能吸引人們的注意力。...
montessoriasiatw
6月3日讀畢需時 9 分鐘


蒙特梭利:一種從出生到成熟的綜合方法(第二篇)
蒙特梭利:一種從出生到成熟的綜合方法(第二篇譯文) MONTESSORI: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FROM BIRTH TO MATURITY 蒙特梭利:一種從出生到成熟的綜合方法 By Guadalupe Borbolla...
montessoriasiatw
6月3日讀畢需時 11 分鐘


蒙特梭利:一種從出生到成熟的綜合方法(第一篇)
MONTESSORI: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FROM BIRTH TO MATURITY 瓜達盧佩·博爾博拉(Guadalupe Borbolla)是墨西哥庫埃納瓦卡蒂坡斯特蘭蒙特梭利學校的校長。她的學校在幼兒、小學和青少年,直至高中階段都有蒙...
montessoriasiatw
6月3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蒙特梭利教師實踐上的12條守則
1.環境預備 ・教師最重要的工作是環境預備。因此每位孩童的現況發展階段必須具體確實掌握,在觀察孩童的同時,教師本身也應不斷學習研修。 2.明確提示教具・教材---當孩童開始要工作時 ・教具・教材的使用方法要清楚確實及按照步驟慢慢教導。 ・分析每個動作。...
montessoriasiatw
6月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