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蒙特梭利教室中的三小時工作週期很重要?
- montessoriasiatw
- 9月6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首先,「三」這個數字本身並沒有什麼神奇之處。三小時工作週期的想法,起初只是為了強調孩子們需要有長時間、不被成人設計的活動打斷的工作週期。如果沒有深入參與(deep-engagament)的時間,那麼我們就不會看到真正的深入參與。
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對「三小時不間斷工作週期」的過度遵守,反而演變成了「忙碌工作」(busy work),而不是遵循孩子們自然的節奏。實際上,在任何一天,這個三小時的工作週期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讓三、四個孩子組成一個小組,接受簡短的課程(例如詞彙擴展、禮貌與社交練習等),然後再回到他們的工作中。
有些日子,工作週期可能只有兩小時四十五分鐘就結束,然後下午再進行一次長時間的工作。也有些日子,上午的工作週期可能會超過三小時。重點是:永遠不要主動打斷孩子,要求他們收起工作來集合。
在工作週期的尾聲,有些孩子可能已經準備好集合了,而其他孩子則可能還深深投入於工作中。這種狀況是自然發展的,隨著孩子們逐漸邁向蒙特梭利所稱的「正常化狀態」。
我們必須時刻記住我們的目標:支持孩子進入一種平和、冷靜、令人滿足且完全投入的活動狀態。蒙特梭利將這一過程稱為「正常化」(normalization);你可以用任何你喜歡的詞來稱呼這種狀態,但必須清楚,這就是我們的核心目標。蒙特梭利在《吸收性心智》第十九章中寫道:「……正常化是我們整個工作的最重要成果。」
在《吸收性心智》第二十六章「紀律與教師」中,在「混亂中的孩子」這一小節中,請重讀第三點,那裡講到模仿。蒙特梭利暗示,孩子需要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工作,並能深度參與其中。這才會培養出專注力,並使他們遠離破壞性行為。
留言